核心观点:7月FOMC会议,美联储加息25BP至5.25%-5.5%,达22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经济仍表现出韧性,通胀有所放缓、但具备粘性,在高基数效应下有向上波动风险,后续是否加息存在不确定性,短期贵金属价格承压。但未来美国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流动性预期或逐步改善,金银价格终将迎来上行欧洲央行“九连加”重创意大利经济:自8月2日起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4.25%、4.50%和3.75%。自2021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该行已连续加息九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在欧洲央行连续第九次加息后,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表示,他不赞同欧洲央行继续提高欧元区借贷成本的决定。6月,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议会表示,欧洲央行通过简单的加息来应对通胀是错误的,其负面效果将大于通胀带来的影响,“果断抗击通胀是正确的,但欧洲央行采取的简单的加息方案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是最正确的道路。
在美联储考虑下一步行动之际,数据显示通胀又在降温:在美联储考虑是否在2023年晚些时候进一步加息之际,第二季度工资增长放缓,通胀降温,物价压力得到缓解。工资和物价数据进一步证明,通货膨胀对美国经济的威胁正在减弱。求职网站Indeed.com的经济学家科里·斯塔尔(Cory Stahle)表示:“与2022年同期相比,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工资增长正在降温。雇主们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感受到涨工资的压力。“美国强内需从何而来:受到次贷危机冲击,绝大多数美国家庭在过去10多年里通过固定利率贷款锁定了较低的按揭利率,并未受到加息的影响,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目前美国家庭用来偿还债务的钱,大概只占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虽然与疫情期间骤降的偿债压力无法比较,但依然是过去几十年里极低的水平;疫情后的“零利率”时期,与近一年的疯狂加息,还形成了存量贷款利率显著低于存单利率的罕见景象。
美联储加息25基点,为再次加息敞开大门:美联储周三(7月27日)如期加息0.25个百分点,理由是通胀仍然高企,美联储16年来已经达到了最高利率。此次加息是美联储过去12次会议中的第11次,美联储将基准隔夜利率设定在5.25%-5.50%的范围内,政策声明则为再次加息敞开了大门。美联储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继续评估更多信息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其措辞与6月份的声明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并在寻找停止加息时间点时,保留了央行的政策选择。延续了当前的紧缩周期。正如6月份所说,美联储表示将关注最新数据并研究加息对经济的影响,以确定可能适当的额外政策紧缩程度,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