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成本结构:高温合金成本主要来自原材料和制造费用,产品工艺决定成本结构。(1)高温合金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超70%,不同企业高温合金成本结构存在差异,抚顺特钢、隆达股份、西部超导直接材料成本占比(85%以上)明显高于钢研高纳、图南股份、中洲特材(71%左右)。(2)成本结构的差异主要源于产品工艺差异,上游产品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中游产品制造费用占比较高。工艺差异是成本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如精密铸件工艺复杂度高于变形高温合金。
原料端:预计中长期镍、钴等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1)高温合金以镍基材料为主,合金成分的发展来自性能与成本的平衡。高温合金企业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模式。电解镍是上市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均价与市场均价趋势基本一致。返回料是循环经济基础,降本空间较大,体系建设有待优化。(2)镍:结构性高景气,供需寻找新平衡;钴:22 年供需转松,预计23-25 年全球钴供需格局持续宽松;钼:供稳需强,价格预期稳中有升。
制造端:设备为基,工艺为核心竞争力。从图南股份、西部超导高温合金建设项目成本结构来看,冶炼生产设备是高温合金项目主要资产,目前国内高温合金冶炼设备水平与国外无明显差异。比起生产设备,更重要的是形成与设备匹配的科学熔炼工艺,生产合格、高质量的高温合金产品主要依赖优化设计成份和改进制备工艺。
盈利:高毛利率主要来自“精益求精”—精益制造、发展高附加值产品。(1)整体毛利率:上市公司高温合金整体业务毛利率基本位于20%~45%区间。(2)分行业:高标准对应高毛利率,“两机”领域毛利率相对较高。(3)分产品:高温合金毛利率与工艺复杂度以及技术先进性紧密相关。(4)综合来看:高毛利率主要来自“精益求精”—精益制造、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抚顺特钢坚持降本增效、提升产品质量;中航上大循环再生打造成本优势;钢研高纳新型高温合金具备领先优势;图南股份铸造高温合金技术复杂度高。
投资建议:展望未来,伴随成本中长期回归合理,结合企业坚持精益求精,通过精益制造、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预计行业公司高温合金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关注具备规模优势且坚持精益制造、或具有高温合金优势产品的企业,包括抚顺特钢、图南股份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投资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需求释放、升级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